序号 | 篇名 | 作者 | 页码 | 所属目录 |
1 |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教师角色转型意愿的影响因 | 欧阳卉 | 1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2 | 教育数字化视域下 高校商务英语教师数字素 | 孔博 | 6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3 | 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 教师教学能力冲突的 | 田兰兰 ,邢思珍 | 10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4 | AI时代的高校青年教师发展:理念突破与路 | 雷安乐 | 14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5 | 以学位论文评阅为抓手 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 | 刘洋,等 | 18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6 | 系统思维视角下高校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 | 张喜盈 | 22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7 | 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校资助育人体 | 张冉,等 | 26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8 | 基于风险评估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研究 | 姜佳丽,全昌云 | 30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9 | 基于脑导向的清单式课程评价工具设计 | 吴后宽 | 34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10 | 青少年科学素养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| 韩唯 | 39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11 |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志愿填报的“田忌赛马”: | 方依婷 ,等 | 44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12 | “十万个为什么”——解读儿童提问的内在特 | 张入川 | 48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13 |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的 | 龙正凤 | 52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14 | “大思政课”视域下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: | 芭安·何吉海,马吉提·热合曼 | 57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15 | 知识产权法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路径 | 姚琳文 | 61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16 |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 影响分析 | 林志强 | 65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17 | 家长教养方式对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及优 | 章菁文,陈丽颖 | 70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18 |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改革 | 李政大,等 | 74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19 | 产教融合背景下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专 | 裴龙英,等 | 79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20 | “互联网+教育”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培 | 卢添桂 | 83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21 | 面向课程思政的 安全科学基础课程BOPP | 罗通元 | 88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22 | 新工科背景下理论力学高质量育人课堂探索与 | 李苗, 宫贺 | 95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23 | 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燃烧学课程教学 | 张世杰,等 | 100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24 |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理虚实一体化教学设计与 | 刘鉴秾 | 104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25 | 课程思政视域下“PBL+PAD”教学法在 | 张治国 ,等 | 108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26 | “遥感原理与应用”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 | 岳林蔚,等 | 112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27 |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外科实践教学中的 | 程哲 ,等 | 116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28 |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康复医学课程思政设计 | 齐亚军,项水英 | 120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29 | 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| 易鹤,等 | 124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
30 | 新文科视域下的 高校金融专业产学研一体化 | 王惠 | 128 | 2025年第3期(总第627期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