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相学实验课在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的构建
2023-07-13 点击:490 次
作者: |
艾江,等 |
作者单位: |
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|
摘要: |
岩相学是运用偏光显微镜鉴定矿物和岩石的方法,运用这种方法能更好地研究地表自
然现象。对目前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,开设一门新课程传授这种方法,有助于提
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,同时提高专业教育质量。只有多加实践,学生才能掌握岩相学理论
知识,故需以实验课形式开设这门课程。课程时长18周,每周2学时,共36学时。课程由透
明矿物鉴定(10学时)、金属矿物鉴定(10学时)、岩石鉴定(14学时)和课程考核(2学时)四
部分组成。课程教学分三个阶段开展。(1)准备阶段:教师制作好课件,把需使用的岩石切片
准备好,调试仪器设备。(2)过程中阶段:教师在实验室先用多媒体讲授岩相学基础理论知
识,再用偏光显微镜演示岩矿鉴定方法,最后让学生操作仪器进行观测,下课时提交观测结
果。(3)考核阶段: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,期末考试采取随堂技能测试的
方式,考核学生对镜下岩矿鉴定方法的掌握情况。建议编写一本适用于地理科学专业学生
的岩相学实验课教材,便于课程顺利开展。 |
关键词: |
岩相学;地理科学;课程体系;改革 |
中图分类号: |
G642.3 |
基金项目: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