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科教文汇网站    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 
详细信息
当前位置:首页>>详细信息
建构情感共同体 ——从“报喜不报忧”到风雨共担

2025-05-23 点击:3 次

作者: 黄学海
作者单位:
摘要: 自从2000年我的孩子求学异乡,直至留在外地工作,我和孩子已经有25年时间分隔两地了。特别是近十年,孩子工作和生活都在国外,我们更是聚少离多。但是,由于我们能够通过现代化的工具交流,排除“报喜不报忧”的心理障碍,进行有益的沟通,所以我们虽身处两地,远隔万里,却能心意相通,同享快乐,共担风雨。 “报喜不报忧”现象折射着千年文化基因与人性本能的交织。孔子曾言“色难”,道出亲子间情感表达的困境。这种选择既包含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”的孝道自觉,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情感克制,也暗藏“家丑不可外扬”的心理防御机制。恰如荣格所说:“每个家庭都有不愿示人的地下室。”
关键词:
中图分类号:
基金项目:


下一篇: 聚焦核心素养:小学数学新教材的研读...
  上一篇: 初中美术教学中文化理解素养的提升路...